心学精髓:张庆祥讲传习录

发布时间:2023-01-06   点击:0次    
字号:

心情苦闷,可有良药?

际遇坎坷,想要改变?

性命无依,想找答案?

《传习录》,带您顿入身心安宁,揭开生命谜题。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

《传习录》是圣学之嫡传,也是儒学之精髓。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宝典之一。

传习录包含了300多条阳明先生与学生的问答书信。内容涵盖修身明理的一身之问,齐家治国的大道之问;也有无所适从的情绪问题;更有延续圣学的鸿图之问。无论哪类问题,先生皆可应答如流,皆因物来顺应,感而遂通。不离“去人欲,存天理”的核心。

心学精髓:张庆祥讲传习录

张庆祥讲师通过234集之多对《传习录》中的核心密意进行全面解说,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贴近生活,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地踏入精深的心学领域,找寻到人生真正的意义和获得永恒幸福的方法,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其学术思想远播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他作为彻悟三教经义的一代大儒,这部《传习录》汇聚其心学之精要,更是修真之门径,完整的诠释了"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的思想。

我们身处现代社会,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变化动荡、人心不古的都市丛林中,做到明哲保身,活出属于自己的光明人生?《传习录》作为精神的“尚方宝剑”,小到为人处世,中到立业齐家,大到平治天下,现代人的大部分困惑,你都可以在张庆祥讲师所讲解的《传习录》中找到答案!

张庆祥先生对整部《传习录》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呈现出一部小以成己、大而治国的详尽攻略。

您将获得:

1. 能力:在内心浮躁时,依然可以安宁下来的能力;

2. 方向:边听边内观,自然感觉人生的开朗;

3. 钥匙:艰深的四书五经,始能豁然贯通。

适合谁听:

1. 寻求心灵安顿的人:找到安顿身心的根本之道,享受本自具足的自在人生;

2. 爱好传统文化的人:阳明心学,儒学一脉,暗含四书五经,细品难以忘怀;

3. 探寻生命真谛的人:人身难得,寻得性命修持的切实方法。

张庆祥讲传习录听后感:

有幸在喜马拉雅fm听到台湾学者张庆祥讲王阳明《传习录》的系列讲座,收获颇大。讲座一开始讲到王阳明生平时,许多故事都已经了熟于胸,看评论不少人都对他提出质疑,不过讲座往后便渐入佳境,质疑慢慢平息,多了夸赞。因为历史原因台湾在有研究王阳明上有良好的基础,张先生的讲座以《传习录》原文为核心,并不打擦边球,但忠于原文的解析用词简单,平易近人,绝不流于艰深,让普通人也听得懂。而在理解王阳明心学的内涵方面,张庆祥则有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

例如王阳明最被人知晓的“知行合一”,许多人的理解是比较字面的认识与行为的统一,认为是对的事情去做,便是知行合一。但事实却是很多人知道是错的,依然会去做。张先生详细的阐释了“知行合一”由来的学术背景,这句话其实大多数时候都被误解了。

王阳明真正指的“知”并非知识,而是内心深处的认知与知觉。心有良知,自然会将善行付诸行动,而明知错事却仍然去做,是因为心已经被欲念扭曲,没有了良知,便会作恶。看似中性的“知行合一”,其实是一句带有好恶的话,代表着一种境界,要达到“知行合一”需要的是修心,知善恶,修炼出澄澈的心灵,以发自内心的良善来驱使出好的行为,这才是儒家所讲求的“圣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