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内尔

慢视频|拧拉的技术要领

发布时间:2020-05-14   点击:0次    
字号:

随着世界乒坛的进步
主要是咱们中国国家队的技术革新速度太快
不管是马龙,还是张继科还是樊振东
拧拉已经是屡见不鲜的技术
于是乎业余里面
一大批先驱者乒乓达人们
都开始了拧拉技术的钻研
并拧出了各种花样的球
总归是各具特色
并没有做到单一技术质量的最大化
本期我们就聊聊关于拧拉的那些事儿


 
从广义概念说,拧拉应该不是仅仅指针对台内球的,在处理出台球时,只要有“拧”这个动作,就应该算是拧拉。很多业余打球的朋友之所以学不会拧拉这个动作,估计和他的认识有关。所以,纠正这个认识,从出台球开始练,自然容易过渡到台内球的拧拉。
 
因为台内球的拧拉对于身体的协调性和爆发力要求太高,以拧拉台内下旋球而言,拍面要求几乎和台面平行,拍头对着自己的腹部,而且因为要在台内较小的发力空间瞬间摩擦球,难度非常大。所以,不要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加码,而是从相对简单的出台球开始练习,就容易得多。从易到难,这才是业余打球的朋友应该遵循的规律。
 
“拧”这个动作是指手腕的动作吗?
 
一般来说,拧拉适用范围很广泛,也就是真正实现横板全天进攻和无死角进攻的模式。拧拉不仅仅是局部的手腕动作,也是台内弧圈球的缩小版本。因此压板型和找准触球时机则尤为重要。明白到这两点之后,咱们再谈练好拧拉的关键,拧拉的关键在于6个基本点,只要做到7个基本点,拧拉台内来球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判断要快,看的准旋转和落点
 
说实话,拧拉并不难学,关键难点是拧拉的质量,业余很多人拧不出质量。反而给对手创造了直接发力机会。所以拧拉中的旋转判断非常重要,看的准,才能跑到位置去拧。然后才能谈得上拧拉质量。
比较难拧的球,反手位小三角的不转球和中路的侧旋/上旋球。反而拧拉下旋更容易,已经有一定的拧拉基础的球友肯定深有体会。
 
移动要快,步法要踩得准并且迎前
 
你必须根据来球进行脚步的调整,尤其是针对台内球,必须及时迎前,以免错过最佳击球点。
 
支架要稳,发力的关节肘部迎前
 
反手击球,“肘”一定要顶出去。同样,拧拉也需要把肘顶出去,而且还要顶得更多。为什么?很简单,提供一个稳固的发力“支点”。
 
拧拉顶肩,压住重心肩迎前
 
其实很多业余打球的朋友都知道上述两点,但是为什么还是学不好拧拉呢?这就是忽视了肩迎前。这一点同样重要,肩膀是连接手臂和身体的部位,所以,要想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就不能忽视肩膀的作用。只有做到肩膀迎前,才能充分利用腰腹的“扭转”之力和腿部的“蹬转”之力。
种放松
身体放松,抱团绷住力量

你要建立这么一个概念:乒乓球的爆发力更多的是来自于身体的放松和协调,而不是使蛮力。所以,首先是做到击球前“身体放松”,这一点毋庸多说。
 
手腕放松,小臂向前向右外展
 
当然,手腕是身体的一部分,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就是突出其重要性。试想,击球前手腕都是僵硬的,怎么去拧拉?
 
手指放松,虎口外旋向前向上
 
这一点往往就是业余打球的朋友总是学不会拧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手指放松到什么程度?我个人的体会是甚至在击球前要调整自己的握拍方式。以横拍为例,在拧拉前,尤其是拧拉台内球时,基本是采用“两指捏拍”法。
 
什么是“两指捏拍”?就是:大拇指和食指像钳子一样捏住拍子,而另外三根手指几乎完全放松。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玩过飞盘吗?就是那种感觉: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飞盘甩出去的感觉。采用这种握拍方式的转换后,你就会发现做这个动作简单多了,也更容易瞬间产生爆发力。
总结:
 
拧拉是目前接发球里面,最直接有效的得分技术,也是迅速为自己打开得分局面的技术。
因此,勤加练习涨球并不难,难点就是判断旋转和移动找点。目前小编也是全台拧,但毕竟拧的不好,因此被身边的球友形容成“撅”和“摁”。大家可以想象那个动作有多难看。
不过还是蛮实用的~~~~哇卡卡卡

乒乓器材
乒乓新闻
动作图解
乒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