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内尔

关于底板选择及胶皮搭配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4   点击:0次    
字号:

    器材发烧终结篇之I,II,III----关于底板选择及胶皮搭配的“毕业论文”器材发烧终结篇之I-----“底板的淘汰”要让我把那篇E文的“毕业论文”重新翻译过来好象有点劲头不足, 还是先加一篇补充在这里, 那篇以后再说吧.

    一. “Final 10”-(BT555, Powerplay, YE, YAD, TL, TO, YO, YO40, KVY, WLQglassfiber).从我打过的超过30多块板中,这最后10块板之所以能成为我的选择, 是因为它们能满足我的下列要求:-都具备正手杀伤力和连续性的均衡;-都具有一定范围内较均衡的推档和横拉能力;-手感上都具有一定的“软”的感觉, 不是太硬;-板重都比较适合两面反胶, 不会太显“头重”;-板形都比较适合横拉,横打.那么, 不选择其他五层,七层,和纤维板的原因呢?

    二. “五层篇” (放弃的理由)还打过BTY的Shamada, Chinese Real, Korbel, Stiga的OC, Allround CR, 以及 Avalox 550. 其中:-Shamada 和 Real 厚度超过得去7.0mm, 拉球底劲太差, 只适合近台, 近中台; 且无形变, 横拉不吃球, 属于快攻板.-Korbel, 550,OC, Allround-CR 正手拉球低劲都不错, 蛮冲的, 但是发力要求较高. 最不好的是推挡时借力太差, 毫无力道而言.-还打过Yasaka的三层Hinoki的GX-600. 手感不错; 可惜板面太小, “甜点区” 不够, 横拉易碰手指; 板还是太厚(>7.5mm),不适合横拉及中台的发力.

    三. “七层篇”(不用的原因)一直要想找一块推挡和横拉均衡的板, 那么, 一块“软或者偏软”的七层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事实是:-BTY CN7 是够“软”, 但是真的发力又缺少底劲, 而推挡又不够稳, 且对横拉来说仍然太厚, 形变不够.-777, Maxwood,CL, Powerspeed 推挡都相当好, 也不是太厚, 选择轻的也应能横拉. 但还是偏硬了一点, 正手的连续性和中台的底劲令人不满意, 且现在很难弄到较轻的了.-Rossi Fire 也太软了, 虽然底劲不错, 但完全缺乏7层的“坚挺”, 推挡太差. 而且, 所有德国造的直板 (Tibhar, Joola, Andro), 板面均太小, 不适合直板横拉.

    四. “纤维篇” (永别的缘故)为了追求“一击必杀”的快感, 曾经试过不少碳板. 正手进攻确实“爽”, 但一比赛就觉得心里没底,因为小球和防守实在不好把握.-普碳, Taksim, 都太厚, 影响小球的手感, 防守也不容易控制.-YCA, 瓦碳, 持球不错,顶对手的前冲弧圈也很好. 但“持球而不吃球”的特性令它们在正手中台底劲方面差强人意. 虽然近台的正手暴冲不错, 但横拉的连续性及弧线很差.-9th wonder, 一块美国Spintech牌子但由德国代工的7木2碳的板, 是我买的最贵的一块板, 144美元. 因为其网站把它吹的实在太好了, 我忍不住要试试. 结果只打了两次就以80美元“卖”给了一位朋友---惨痛的教训. 板面太小, 板身太厚, 有速度但底劲差.-Juic CarbonPower, 板面太“肥”, 又长又宽, 象一把扇子, 很薄, 形变过大, 相当振手, 速度及底劲都不易打出来.-Timo Boll spirit-CS, 板面偏小, 横打不好; 正手虽然中等力量拉球蛮稳定的, 弧线也不错, 真正发大力时手感不清晰, 且似乎底劲有限; 而且推挡的手感不稳定, 该软的时候不软, 该硬的时候不硬.-Nittaku KVC, 虽然不含碳,只有kevlar,手感算偏软, 但7.0mm厚的板身使得它没有什么形变,横打尚可, 横拉的连续性很差. 中台正手有极强的杀伤力, 反手加力推速度惊人. 因为kevlar的蓄能效应加上它的厚度,减力挡非常难, 及易出界. 小球手感不敏锐, 易冒高.

    器材发烧终结篇之II-----“底板的择优”其实这里要写的和那篇E文的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但考虑到很多网友对E文不感冒, 而我实在又有点懒得再去翻译它, 这个就权充它的中文版吧. 实际上就是类似的内容换个角度表述.“器材发烧”的“烧”字真是用的一针见血. 除了自己头脑发热而受诱惑的意思之外, 还有“烧”钱的意思. 而“烧”钱就体现在:买一个,不满意,处理掉; 再试一个, 还是不满意, 又处理掉; 如此循环反复. 但从正面的角度来看, 这个“烧”板的过程也就是球友们“筛选”商品的一个过程, 就象LP or GF在商场里试衣服一样. 抱着十几件一头扎进fitting room就不肯再出来. 其实我还是蛮喜欢陪我LP逛店买衣的, 看着她一会儿穿着不同的装束从里面出来, 好象在看免费的时装表演, 而我就是那个评判, 跟着自己的感觉在那“评头论足”, 倒是蛮有趣. 可是,她们就象我们烧器材一样, 似乎永远不会满意. 进出了N次, 衣服试了N堆, 出来对着早以等得两眼发昏的你说, “亲爱的, 这些都不太让我满意, 再去另一家瞧瞧吧!” 晕否? 我们挑选器材也是这样, 总是挑刺, 鸡蛋里面拣骨头. 现在我已经挑到“Final 10”了, 还能再拣出“骨头”吗? 当然能!

    一. “Final 8”- YE,YAD,TL,TO, YO,YO40, KVY,WGF首先要被“烧”掉的就是BT555 和 Powerplay, 两块分别为5层和7层中的“中庸”板. 主要表现在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当然也没什么缺点. 反过来, 套用一网友的话, 那也分别是它们的“缺点”和“优点”. 这类板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就是中等力量击球时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但是在力量稍大的时侯, 无论是来自对方的进攻还是自己的发力, 则显得手感模糊. 表现在中台发力拉冲的时候, 显得底劲不足, 不容易挂上最高的一档. 而体现在防守上, 则是“该硬的时侯不够硬, 该软的时侯不够软”. 换句话说, 想减力的时侯减不住, 想加力的时侯加不上. 这种对力量的反应使得在跟有一定水平的对手打时, 常常莫明其妙的出界或者下网,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以我的经验, Timo Boll Spirit-CS 也有这个特点, 我认为 TBS 也属于一块“均衡但中庸”的板. 根据网友doggy的描述, 好象EnergyWood也属于这种板. 它们各方面表现平平, 其中正手的底劲是我比较在乎的. 而推挡又嫌不够稳健. 说到它们的正手底劲, 其实在发力完全到位,打透板的情况下, 弧圈的二跳也是非常不错的, 只不过这种情形有点可遇而不可求, 倒是在对练的时侯常常能作到, 但也不容易打出来. 这种“平庸”的个性使得它们属于“遇弱不弱,遇强不强”的底板,用于平时的练习不错,有利于帮助技术“定型”. 但在比赛中缺少特点, 这对直板来说是不利的.

    二.“Final 6”- TL, TO, YO, YO40, KVY, WGFYE/YAD, KVY/ WGF. 一边是 5 层薄板里稍偏硬的, 一边是稍偏“软”的中等厚度纤维板. 都还算均衡. YE, YAD 的正手底劲差点让我把它们作为我的主板, 但它们的推挡明显偏弱, 当然这可以通过用较硬的海棉及灌胶来得到极大的改善. 即使这样, 要发挥出底劲却对体力和步法要求比较高. 同时对发力的技巧, 比如腰腿的协调用力, 重心的运用, 也有较高的要求. 在体力好的时侯, 比赛中常会有“超水平”发挥. 一般情况下却常有“发挥不出来”的感觉. 对方的球质量越高,这种板越好打, 因借力打力乃其强项. 当对方球“软”时, 就要求自身主动发力多, 否则就不能打出威力. 所以这两块板常常是“遇强不弱, 遇弱不强”. 相较之下, 那两块纤维板在发力和推挡之间更为均衡一点. 因其厚度适中, 横拉的连续性也不错. 通常在对水平相近或者弱点的对手时表现还算稳定, 也有超水平发挥的可能. 所以, 这一轮被“烧”掉的就是YE/YAD.

    三. “Final 4”- TL,TO,YO,YO40那么, 接着被“烧”的显然就是这两块纤维板. KVY 和 WGF 可以说是我在众多纤维板中试出的适合我打法及手感的“精品”-如前所述, 碳板不够底劲,手感不够柔和. 而玻纤比碳“软”, 且有纯木的手感, 木头适当搭配, 有相当的底劲和连续性. 因玻纤还是属于“刚性纤维”一类, 所以推挡也不错.-Arylate 试过别人改成直板的Keyshot, Moonbeam, 手感太“闷”, 不清晰, 导致防守时易吃转, 推挡也欠力量. 当然拉冲的底劲是很好的, 因为Arylate蓄能很好. 但这是一种材料的“自动蓄能”, 什么时侯再释放出来有时用者不好把握, 发力拉/反拉易出界. Kevlar 比 Arylate “硬”, 没有那么“弹”, 手感更清晰, 更易透板, 跟木头适当搭配可以有接近纯木的手感.-可是比起纯木板, Glassfiber 和 Kevlar的板小球手感还是不够清晰. 而且它们“软弹”的特性虽令底劲大增, 也令防守的稳健受到影响, 因为减力效果差.

    四. “Final 2”- TO, YOTL, TO, YO,YO40 是我打过的所有板中各方面都有水准以上表现的好板, 同时又不乏自己突出的优点. 它们的正手拉球的底劲和力量都让我印象深刻. “均衡但不平庸”, 或者更贴切的说, 应该是“特长突出, 性能全面,无明显漏洞”. 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 都会有上佳表现, 对体力的要求也不象YE/YAD 那么高, 球拍的控制感很好. 我基本上会保留这4块板. 但若真要我再挑出两块来, 那就是TO和YO. 因为:-同为5层板, TO的借力还是好过TL, 因其更厚. 而它们的底劲好象蛮接近的.-同为7层, YO的形变比YO40更大, 中台底劲更强, 弧线更好,防守更稳; 而推挡方面, 虽然都有些许轻微的震手感, 但7层的结构使得它们都感觉够坚挺

    五. “Final 1”- YO两块已经不多了, 且正好一块五层,一块七层, 换着玩也是蛮有乐趣的. 但我跟fireball说了, 没有“烧”到只剩最后一块板, 是不能从这个“器材学校” 毕业的. 如果假想我只能选择一块, 它会是哪个?-连老瓦都会变老, 连老瓦都会调整他的器材, 连老瓦都会离台越来越近. 我只是一个业余的, 还是打直板的. 虽然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变成以打控制球为主的打法, 离台更近点还是会对我更有利. YO虽然中台也有令人吃惊的底劲, 但比起五层的TO来还是略输一点. TO虽然有更厚的板身, 但仞然是五层, 在近台没有七层的坚挺,实在的手感; 在来球力量不是很大时, 偶尔会觉得“发空”.-TO因为相对较厚的“力材”层, 要打透需要更好的发力, 否则手感不够“清晰”. 表现在小球方面, 手腕需用得更多. 而中台方面腰腿也要用得更多. -TO 只有 WRB, 限制了只能挑很轻的胶皮, 不然会觉得“头重”.-Yasaka的手柄略细一些, 更易于横拉和推挡的转换.[这是根据我个人打法和手感做出的我认为适合自己的选择,只是把自己的“发烧”经历与大伙分享, 供朋友们参考, 希望不会误导大家.]

    器材发烧终结篇之III-----“胶皮的搭配”如果说底板选择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 那末胶皮的搭配就更是如此. 虽然底板是一块拍子的灵魂, 但作为首先接触球体, 与球有最大作用面积和最长作用时间的胶皮, 它在调节整个拍子的手感和性能上,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块板的优点可能因为不当的胶皮配置而被掩盖, 而另一块板的缺点则可能因为适当的搭配而被淡化. 我在挑选底板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对眼花撩乱的各种胶皮的试验和取舍, 间中有不少体会, 想跟网友们分享一下, 也想听听不同的意见.似乎有无穷多的胶皮, 怎么去选? 当然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打法和手感的要求, 这应该在挑选底板的时候就有个明确的概念了. 然后是为板搭配. 其实只要把胶皮分类, 就能大大简化这个过程. 中国的, 德国的, 日本的, 无论是面胶还是海绵, 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中国的现在有代表性的就是狂飚系列配20号或22号海绵. 德国造的最有代表性也最有市场的, 当然是它的Tensor, 如Revolution Fire, Tango Extrem, Rapid D’Techs, Desto F1, Moristo2000等等. 但即使是德国牌子而由德国或日本制造的非Tensor类, 如Tibhar Rapid 和 Donic JO Waldner, 由于设计理念差异, 手感也与“纯日本”的有明显不同, 尤其是在面胶的elasticity方面. 日本的又有“Tension”和“非Tension”之分, 前者如Bryce, BryceFx, Cermet; 后者如Sriver, MarkV 等等.瑞典牌子Stiga的胶皮虽然基本上都是Made in Japan, 但因Stiga与中国队的历史渊源, 它的胶皮有些异于日本胶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它们面胶的粘性更强些, 反胶颗粒更短些, 有代表性的就是它的Mendo 系列, 包括MP. 而Stiga最近搞出的ACS (Air-Capsule-Sponge)更是一种“怪物”. 象Innova, Innova UL, 在轻力“搓”, “摆短”时, 制造旋转的能力有限, 而在接发球时对旋转不整么吃, 可以放心挑打,几乎有点“Anti-“的味道. 在防守弧圈时也有这种感觉, 不论来球有多转, 都会被它迅速消化掉.

    一. “中国胶”中国胶皮用过的不多, 感到自己能用的更少. G888,狂2都是用过两次便不能忍受而转手. 倒是狂3用着感觉不错.既试过国内弄的所谓“专业版” (39度, 20号, 2.15mm), 也打过供应国外市场的DHS (20号2.2mm) 或 Nittaku(22号2.2mm). 还有Nittaku自己组装的配日本海绵的狂3(2.2mm). 还玩过Juic 出的所谓 999 精品(999 Elite).突出的体会是: 中国式的面胶最好配中国海绵. Nittaku日本海绵狂3, Juic999 Elite, 甚至Butterfly Tempest, 都在短球上令人头痛, 特别容易冒高, 而拉前冲有速度缺底劲, 拉加转不易控制弧线的长短,推挡也缺力量.狂3配中国海绵尤其是20号适应面蛮广的, 在不太硬的七层板及偏软的纤维板上我都能打. 但觉得最好是放在象YE这样稍薄的5层板上, 这样吃球更好, 更利于“打磨结合”及制造好的拉球弧线, 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5层板推挡方面的弱点, 尤其是在灌胶之后.狂3带22号海绵则更适合配那些不仅薄而且形变更明显的5层板, 比如, BT550, OC, YAD等, 可以*底板的形变来弥补22号在蓄能和底劲方面的不足, 也可以用22号在速度方面的优势来改善这些板在借力方面的缺点.

    二. “德国胶”我用过的德国胶皮主要是指上面提到的那些Tensor胶. 它们面胶和海绵都很软, 也很有弹性, 出球轻快. 中等力量拉球速度和旋转都不错, 但发大力时底劲就有点不足了, 感觉太容易透板了. 这在配较硬的碳素或芳碳板时最明显, 比如普碳和TBS, 表现在脱板很快, 拉球弧线平直, 旋转极弱, 方向控制很差. 而在配软的5层板时, 还是因为太易打透, 会觉得底板变成海绵的一部份, 深不见底的感觉, 影响手感的清晰度和对发力时机的把握, 导致球容易“发飘”, 除了没有底劲, 方向控制同样差.对比之下, 这些Tensor 配略硬的7层板时, 表现却非常不错, 手感, 弧线, 控制都好不少. 既能打出Tensor的旋转特性, 又能充分发挥出7层板的那点不多不少的底劲. 当然, 偏软的纤维板和略厚略硬的5层板也能有较好的效果.值得特别一提的是Moristo2000这块胶, 顶皮较厚, 磨擦力很好, 在近台时用“纯磨擦”的方式拉球也有相当好的表现, 尤其是在配较硬的板的时候. 而在灌胶之后用打磨的方式拉球, 简直就是 “dream come true”; 小球方面则有出人意料的控制感, 搓球,摆短很容易能回出又短,又转的球. 这些方面实际上有点中国胶的某些特点. 而在中台,甚至远台的底劲上, 远远超出其它所有的德制Tensor(不包括3G的Tensor, 因为我没用过, 没法说), 直追灌胶后的传统日制胶皮. 除了有点重及容易“内卷”外, 绝对是Tensor里面我的favorite.

    三. “日本胶”日本胶的适应范围最广, 与五层板, 七层板 和纤维板都能有很好的搭配. 但我的经验,纤维板最好配日本胶. 其中Tension类的适合配手感更偏软些的板, 厚点也无妨. 而那些稍薄稍硬些的板, 则配“Non-Tension”的会有更好的手感.-这类胶里non-tension的我认为有3种(下面的特性都是指在灌胶的情况下):

    1.面胶较“脆”的, 以Butterfly的Sriver系列为代表,需要发力才能打透顶皮而发挥海绵的作用,但蓄能效应最好,底劲最强. 适合配较硬的7层或碳,芳碳, 能让这些板的固有底劲得到充分发挥. 配稍硬的5层也行.

    2.面胶较“软”的, 以Yasaka的MarkV系列为代表,更易透到海绵而发挥其作用,但没有上面那种蓄能好,需要一点底板的帮助. 适合配5层或不太硬的7层,或软一点的纤维(纯Kevlar or 纯芳基).用Max的也可以配不太厚的碳,芳碳.

    3.面胶较“韧”的, 以JO, Coppa系列为代表, 德国造的Rapid也属此类, 面胶既吃球弹性又好,容易透到底板,蓄能在3者中相对最弱,所以更适合放在反手. 配各种板都不错, 但最好不要太硬太厚的, 否则弧线不好; 也不要配太软太薄的板,不然会象Tensor那样“发飘”,只不过没有那末严重罢了.-而Tension类的Bryce, BryceFX, Cermet, 包括 Stiga 的 Mendo MP, 则是:面胶比上述第一种还要“脆”, 而海绵则更软些, 需灌胶以使面胶和海绵的弹性达到更平衡一点, 这样整个套胶有更好的“一体”感. 它们的蓄能效应更接近上面第一种,但出球更快些. 适合配吃球时间长但弹性又好的板, 板的面层最好不要太硬, 我觉得Hinoki, Limba比 Koto更好. 这类胶还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灌胶之后发力击球时“音响”效果巨好, 如果你想分散对手的注意力, 或者吸引旁边MM的注意力, 它们绝对是你最好的选择, 只是不要让自己的注意力先被分散了就行了, 哈哈!实际上, Moristo FG 的手感有点跟这类日本Tension胶近似, 尤其是在灌胶之后. 我认为它是Moristo系列里的异类,与Moristo, Moristo2000的手感都有明显不同. [一点体会, 稍微总结了一下, 仓促地写出来, 可能条理不够, 反正大家一起讨论.]


上一篇:经典器材评价大全

下一篇:关于底板的讨论

扫码访问
乒乓器材
乒乓新闻
动作图解
乒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