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内尔

小即是好(续)

发布时间:2020-05-14   点击:0次    
字号:
 上次说到,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看,OFF(进攻型)小拍。面较之DEF(防守型)大拍面,应该属于更为现代的“物种”。而现代人又在达尔文老祖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在“胚胎时期”,也就是妈妈肚子里的短短十个月中,就会把祖先用千万年才完成的进化史极快地再经历一遍,等婴儿进化得像个现代人类了,也就到了母亲该进产房的时候了。
  这种说法是否足够科学严谨,我们非专业人士无从可考,不过,诸如婴孩留着小尾巴、全身毛发异常浓密之类的“返祖”现象,大抵不会是空穴来风。在乒乓球板的选择中,其实也不乏类似的“急速进化”:初学者不熟球性,往往容易“跑冒滴漏”,打到手上或是拍边上,因此,用一支拍面较大的板会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这样便于增加迎球面积,减少无谓失误,提高学球的效率;入门之后,随着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换一支拍面稍小、更为精简灵活的板,或许就该列入议事日程了。乒乓球拍的主流由大渐小,耗时上百年,而个人球拍需求发生这样的变化,最多只要十来年时间,这不也是一种浓缩吗?瞧瞧各色电视节目中,每当邀请国手做嘉宾活动,玩特大号球拍这种稚童游戏的总是少数,更多地是呈上迷你球拍摆上迷你球台,这才真正考验水平。当然,球拍多小才好,不同的打法还要区别对待,老幼妇孺也需另当别论。
  球拍面积的大小是外在的,而且差异并不显著,影响的无非是摆速、重心之类,而另一种大小,对球拍性能的影响却更为本质,并且看不见、摸不着,这就是球板的“甜区(sweetspot)”面积。球板是由纤维构成的——无论木质纤维还是复合纤维,它们中部的形变状态肯定与两端不同,这就使得球板的弹性并非完全均一,而往往是由边缘向中间渐增。随便找来一支板,用指关节以同等大小的力量敲击板面,从四周敲到中心,声调肯定略有高低之分。人们当然更喜欢中心弹性大的区域,于是将它命名为“sweetspot”,意为球板中的“甜心”。柔韧的球板,“甜区”往往偏小,它们多属于ALL到OFF-级;而刚硬的OFF级球板,恰恰以“甜区”较大见长。我曾在某份国外的Yasaka产品资料中见过,以类似服装尺码的方式标注“甜区”的大小,Gatien Extra这类ALL级的板多为M甚至S,Gatien Offensive、MaxWood之类的硬七夹最小也是L,碳板甚至有XXL的夸张级别。
  然而,至少在“点三八”时代结束以前,顶级球员更多偏好的是ALL到OFF-级球板,难道是他们不喜欢“甜心”当然不是。专业选手自身的发力足够优秀,不需太借助球板的刚性,更重要的是,随着水平的递进,他们对于打什么球最适合用球板的哪个部位,已经了如指掌,并且,的确能将触球部位精确地控制到预想范围内。为常人标注的VI“甜区”,在他们手中,就如同L、XL一般大。理解了这一点,如果再听到类似前几年关于Avalox(阿瓦拉)所谓“国家队用500,省队用70”的说法,也就见怪不怪了——500的“甜区”比700小,而国家认的水平当然在省队之上了。

上一篇:小即是好

下一篇:国手启蒙之张怡宁

扫码访问
乒乓器材
乒乓新闻
动作图解
乒乓技术